妙手醫生
作者:揭秉章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
結膜是一種半透明的粘膜,它從眼瞼邊緣間的末端起,從眼瞼后到眼球前方,包括球結膜、瞼結膜、穹窿結膜。瞼結膜與瞼板的粘連緊密,球結膜及穹窿結膜外側的結膜與眼球粘連松散。
由于結膜上皮與角膜上皮相鄰,并與淚道、淚腺相連,所以,在這兩個部位的病變很可能會互相影響。結膜表面接觸較多,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及微生物感染,其中以結膜炎最為常見,變性性疾病次之。結膜上皮細胞的創傷愈合與其它粘膜細胞類似,一般在1-2天后即可恢復。同時,隨著血管生成數量、炎癥反應程度和組織更新速度的增加,在修復過程中,血管生成的數量、炎癥反應程度和組織更新速度都會影響到整個修復過程。淺表的結膜一般是由軟弱的組織組成,在受傷后無法復原,而深層的組織(纖維組織層)受損后,會產生大量的成纖維細胞,從而產生膠原,從而導致結膜組織附著在鞏膜上。
結膜與各種微生物和外部環境密切相關,但是由于眼睛表面的特異和非特異保護機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感染,限制感染,但是如果這些防御功能變弱,或者外部的致病因子增加,就會導致結膜組織的炎癥,表現為血管擴張、滲出和細胞浸潤,這就是所謂的結膜炎。在眼科中,最常見的就是結膜炎。
一、起因
病因有兩種,一種是細菌引起的,一種是無菌的。按其來源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類,也可由周圍組織的發炎擴散引起。主要以微生物感染為主,主要有: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雙球菌、淋球菌等)、病毒(如人腺病毒株、單純皰疹病毒 I型和 II型、微小 RNA病毒)、衣原體(偶見真菌、立克次體和寄生蟲感染。如風沙、煙塵、紫外線等物理刺激和化學傷害(如藥品、酸堿、有毒氣體等)也會導致結膜炎。另外一些結膜炎是由于自身免疫疾病(過敏)、與全身狀況有關的內因(肺結核、梅毒、甲狀腺病等)、鄰近組織炎癥蔓延(角膜、鞏膜、眼瞼、眼眶、淚器、鼻腔和鼻旁竇等)。
二、分類
1.按病程劃分,結膜炎、急性結膜炎和亞急性結膜炎、慢性結膜炎等。通常,急性結膜炎的時間在3周以內,如果是3個星期以上,則是一個慢性的。
2.按病因分為感染性、免疫性、化學性或刺激性、全身性疾病相關性、繼發性和未知原因性結膜炎。
3.根據結膜對病變的主要表現形式,可以將其劃分為:乳頭、濾泡性、膜性/假膜性、瘢痕性及肉芽腫性結膜炎。
三、臨床表現
有異物感、燒灼感、癢、怕光、流淚等癥狀。如果眼睛有痛感或者是虹膜、睫狀肌的疼痛,說明角膜受到了感染。
主要表現為結膜充血,滲出物,乳頭增生,結膜水腫,濾泡,假膜和真膜,肉芽腫,假性上瞼下垂,耳前淋巴結腫大等。
四、治療原則
根據病因進行局部用藥,需要全身用藥。在急性期,患者不能用紗布。
1.滴眼藥水
最基礎的治療方法是治療結膜炎。細菌性結膜炎的治療方法是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或/和抗病毒滴眼劑。如果需要,可以根據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性實驗來確定合適的抗菌藥物。在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之前,可以使用多種抗生素滴眼劑點眼。在急性期要經常點滴,1~2個小時一次。如果情況有所改善,可以適當的使用點眼量。
2.在眼睛上涂抹眼霜
眼藥膏在結膜囊中滯留的時間比較長,最好是在睡覺之前服用,可以起到持續性的治療效果。
3.對結膜囊的清洗
結膜囊有大量分泌物時,可以使用非刺激的沖洗液(生理鹽水或3%的硼酸水),一天1-2次,以去除結膜囊中的分泌物。清洗液不能流入健眼中,避免交叉感染。
4.綜合療法
淋球菌性結膜炎、衣原體性結膜炎等嚴重的結膜炎,需要全身應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
五、預后與防治
大部分的結膜炎在痊愈后不會留下任何的并發癥,但也有一些會因為合并的角膜炎而導致視力下降。嚴重或長期的結膜炎癥可能會出現永久性的變化,比如眼瞼粘連、眼瞼變形、繼發性干眼等。
傳染性結膜炎是一種傳染病,所以要做好預防措施。由于結膜炎是通過接觸傳播的,所以提倡勤洗手,勤洗臉,避免用手或袖子擦拭眼睛。感染性結膜炎的病人要進行隔離,病人使用的洗手間用品要進行隔離和消毒。醫護人員在體檢后要進行洗手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加強對人員密集的理發店、飯店、工廠、學校、托兒所、游泳池等場所的衛生宣傳,定期檢查,加強管理。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