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作者:李曉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
中華醫學會2004年編著的《臨床診療指南 結核病分冊》,里面明確指出,呼吸系統結核包括喉、氣管、支氣管、肺、胸膜結核病。很明顯,肺結核,就是肺的結核,不包括結核性胸膜炎,也不包括支氣管結核等。教材也一直把結核性胸膜炎單獨列開寫一章。然而,新版的診斷標準這樣定義: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發生在肺組織、氣管、支氣管和胸膜的結核病變。
查到一篇文獻,劉建民, 何權瀛. 194例結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結核情況的臨床分析(摘要)[C]中華醫學會全國結核病學術大會. 2000,里面提到,肺結核常合并結核性胸膜炎。 中華醫學會氣管支氣管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試行),里面提到:活動性肺結核患者10%~40%合并氣管支氣管結核。
2、肺結核的確診標準
診斷肺結核的金標準是什么?病理?
結核病的金標準不是病理,因為非結核分枝桿菌也會引起干酪性壞死,所以病理不能確診肺結核,只能臨床診斷;奴卡菌、非結核分枝桿菌,也會抗酸染色陽性,痰涂片更不能確診結核。
教科書明確寫了,結核病的金標準是培養到結核分支桿菌。然而,新版診斷標準,病理可以確診肺結核,甚至部分患者,抗酸染色陽性可以確診肺結核;甚至分子生物學檢查陽性也可以確診肺結核!
內科學第八版指出,痰培養不到結核分枝桿菌,也可以確診菌陰肺結核。確診菌陰肺結核,我覺得這不等于確診肺結核。
菌陰肺結核:菌陰肺結核為三次痰涂片及一次培養陰性的肺結核。
其診斷標準為:
①典型肺結核臨床癥狀和胸部X線表現;
②抗結核治療有效;
③臨床可排除其他非結核性肺部疾患;
④PPD (5IU)強陽性,血清抗結核抗體陽性;
⑤痰結核菌PCR和探針檢測呈陽性;
⑥肺外組織病理證實結核病變;
⑦支氣管肺泡灌洗(BAL)液中檢出抗酸分枝桿菌;
⑧支氣管或肺部組織病理證實結核病變。
具備①~⑥中3項或⑦~⑧中任何1項可確診。
新版診斷標準如何確診肺結核?
■ 涂片查抗酸桿菌
滿足以下任何一條,即可確診:
痰查抗酸桿菌陽性2次;
痰查抗酸桿菌陽性1次,同時結核分枝桿菌培養陽性1次
痰查抗酸桿菌陽性1次,同時影像學支持肺結核
■ 痰培養
影像學支持肺結核,同時結核分枝桿菌培養陽性,即可確診。
■ 分子生物學檢查
影像學支持肺結核,同時結核分枝桿菌核酸檢測陽性,即可確診。
■ 病理
影像學支持肺結核,同時病理檢查支持肺結核,即可確診。
■氣管、支氣管結核
氣管鏡檢查發現氣管和支氣管病變,同時滿足以下任何一條,即可確診:
病理檢查支持結核;
氣管、支氣管分泌物抗酸桿菌陽性2次;
氣管、支氣管分泌物抗酸桿菌陽性1次,結核分枝桿菌培養陽性1次;
氣管、支氣管分泌物結核分枝桿菌核酸檢測陽性。
■結核性胸膜炎
影像學提示胸腔積液(干性胸膜炎可無異常),同時滿足以下任何一條,即可確診:
胸膜病理檢查支持結核;
胸水抗酸桿菌陽性2次;
胸水抗酸桿菌陽性1次,結核分枝桿菌培養陽性1次;
胸水結核分枝桿菌核酸檢測陽性。
3、肺結核的臨床診斷
■胸部影像學檢查提示結核,同時滿足以下任何一條,即可臨床診斷:
具有肺結核的臨床表現
PPD中度陽性或強陽性
γ-干擾素釋放試驗陽性;
結核分枝桿菌抗體陽性;
肺外組織病理檢查證實為結核病變者。
■支氣管鏡檢查發現氣管和支氣管結核相關病變,可診斷為氣管、支氣管結核。
■對于結核性胸膜炎:
胸水為滲出液、腺苷脫氨酶升高,同時PPD中度陽性或強陽性;
胸水為滲出液、腺苷脫氨酶升高,同時γ-干擾素釋放試驗陽性;
胸水為滲出液、腺苷脫氨酶升高,同時結核分枝桿菌抗體陽性。
■痰涂片(萋-尼氏抗酸染色檢查)
以前,很多書這樣描述抗酸染色檢查:
弱陽性:1~2條/300視野
陽性(+):3~9條/100視野(9~27條/300視野)
新版標準做了修改,并且取消弱陽性
萋-尼氏染色抗酸桿菌陰性:連續觀察300個不同視野,未發現抗酸桿菌;
萋-尼氏染色抗酸桿菌陽性抗酸桿菌菌數:1~8條/300視野;
萋-尼氏染色抗酸桿菌陽性(1+):3~9條/100視野,連續觀察300個視野;
萋-尼氏染色抗酸桿菌陽性(2+):1~9條/10視野,連續觀察100個視野;
萋-尼氏染色抗酸桿菌陽性(3+):1~9條/1視野;
萋-尼氏染色抗酸桿菌陽性(4+):≥10條/1視野。
陽性,和陽性(1+),是有區別的!
■熒光染色鏡檢很多醫院沒有開展,敏感性更好。
熒光染色鏡檢結果分級報告標準:
熒光染色分枝桿菌陰性 (-):0條/50視野;
熒光染色分枝桿菌陽性(報告分枝桿菌數):1~9條/50視野;
熒光染色分枝桿菌陽性(1+):10~49條/50視野;
熒光染色分枝桿菌陽性(2+):1~9條/1視野;
熒光染色分枝桿菌陽性(3+):10~99條/1視野;
熒光染色分枝桿菌陽性(4+):100條及以上/1視野。
報告2+至少觀察50個視野,3+及以上的陽性結果至少觀察20個視野。
■PPD陽性判斷方法
第八版內科學未提PPD陽性判斷標準,第七版這樣描述:
試驗后48~72小時觀察和記錄結果。硬結直徑≤4mm為陰性,5~9mm為弱陽性,10~19mm為陽性,≥20mm或雖<20mm但局部出現水泡和淋巴管炎為強陽性反應。
新版的標準也變了:
72 h(48 h~96 h)檢查反應。陽性反應(+):硬結平均直徑≥5 mm者為陽性。硬結平均直徑≥5 mm,<10 mm為一般陽性;硬結平均直徑≥10 mm,<15 mm為中度陽性;硬結平均直徑≥15 mm或局部出現雙圈、水泡、壞死及淋巴管炎者為強陽性。
4 如何判斷結核感染
以PPD反應≥10 mm為結核感染標準。
這里的結核感染,包括既往感染。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