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作者:董仕鍇 北京市大興區采育鎮中心衛生院
這些年,冠心病的這根弦的確繃緊了些,但是長久以來已經形成的不良生活習慣讓他們離疾病越來越近。因此,防治冠心病依然刻不容緩。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也叫缺血性心臟病,易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冠心病由于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嚴重危害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從而被稱作是“人類的第一殺手”。
近年來,冠心病發病率的逐年增多,使之成為國人“耳熟能詳”的一種疾病。據統計,我國男性冠心病發病率較以往增加26.1%,女性增加19%,預計到2020年,冠心病死亡人數占全球死亡人數的百分比將提高50%,高達2500萬人/年,做心臟介入手術的醫生經常晚上九十點鐘才能下班。夜班大夫和急診大夫在午夜的時候還會繼續做,冠心病人之多可見一斑了。
堵車會讓道路運輸癱瘓,人體也是一樣,一旦身體血管狹窄或閉塞,心絞痛、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嚴重后果就會接踵而來,這一切也正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的臨床表現。冠狀動脈供應心臟自身血液,如果發生嚴重粥樣硬化或痙攣,會使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導致心臟出現嚴重故障,嚴重者會出現大面積心肌壞死,危及生命。
但事實上,冠心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所帶來的災難也不是短時間內發生的。在這些威脅生命健康的事件發生以前,有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所以,這一切都是可防可控的。
說白了,冠心病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吃得越來越多,動得越來越少,精神壓力日益變大,吸煙、酗酒成為生活常態,以至于血壓高了,血脂、血糖都不正常了,特別是給心臟供血的三根主要血管,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狀動脈都會被傷害,供應能量的管子堵住了,心臟怎會不出現問題?
因此,除了遺傳等自身不可控元素外,冠心病的其他原因都是可以預防的,而且這才是遠離冠心病的根本。戒煙、減肥,多參加體力活動和鍛煉,平衡膳食,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降低血壓,控制血脂。而且,這些預防措施必須從娃娃就開始做起。一方面,現在小胖墩越來越多;另一方面,“30歲的年齡,60歲的心”也不是個別情況。長此以往,這兩種人群都會成為冠心病的強大后備軍。
胡先生,男,55歲。老伴患有心絞痛好多年了,而且非常嚴重,平均每天都得疼好幾次,藥也沒少吃,住了多少次醫院都沒數了,罪也沒少遭,可是一點效果也沒有。去年在無意間聽一個同事說他父親的冠心病用之后治好了,于是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了1個療程的試用,剛使用第2天的時候,頭暈、乏力、胸悶氣短、心悸心慌癥狀明顯減輕。接著使用2個療程之后血管軟化、血脂正常、四肢乏力的癥狀完全消失、心絞痛癥狀也沒有了,身體徹底恢復健康。
自上市以來,已經治愈了數以萬計的患者,幫助無數的患者擺脫了冠心病折磨和猝死的威脅,重新恢復了健康的身體,被廣大患者譽為冠心病的克星,獲得了全國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海外,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都有著極高的銷量和聲譽,更是獲得了日本《朝日新聞》、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各大報紙媒體的爭相報道。2010年,全球著名的四大主導醫學期刊之一的《英國醫學期刊》刊登一篇名為《中醫對冠狀動脈療法:對冠心病案例控制研究》文章,公開認可對冠心病的有效治療,并贊是中醫對冠心病治療新的歷史突破。
冠心病中醫預防措施
對于冠心病,現代醫學認為,病因是由于動脈出現粥樣硬化,有著比擬隱匿的起病原因,需要及早預防,降低發病率。中醫對于冠心病,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預防思想,如“未病先防”等觀點。中醫主張注意生活方式,防止受到風寒,注重對飲食的調節,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勤于鍛煉等,到達養生保健的作用。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才能看到效果。
2.1重視生活起居,保持適宜的溫度
氣候會有炎熱、寒冷、晴天、下雨等變化,這些氣候的變化對于冠心病的開展有著十清楚顯的影響。比方,在中醫書籍中有這樣的話:“心痛者,風涼邪氣乘于心也”,從中能夠看出,氣候異常變化能夠誘發冠心病的發生。相關調查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占引發冠心病因素的50%左右。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視生活起居,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居住環境。
2.2注重調整精神狀態,防止過大的情緒波動
中醫學一直都比擬重視攝生養神。《素問·卜古天真論》中指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可見,精神狀態對于人們的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人們在生活當中需要注重對精神狀態的調整,要防止出現大喜大悲這樣波動大的情緒,要確保心情的愉悅,這對于冠心病的預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