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作者:殷春力 北京市東城區龍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吃水果的時機是什麼?
早餐、或是餐前、或是兩餐之間吃最好!
把水果當早餐吃,或是午餐、晚餐的一個小時前,或是兩餐之間的間隔時間,吃水果能夠達到最大的效益。因為水果的養分大多是水溶性的,且容易被吸收,所以吃下去的水果養分,到了腸胃很快就會被消化吸收。但若是飯后吃水果,因為胃裡面尚有其他食物等待消化,水果只好排在后面等,不僅達不到養份易被吸收的效果,還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的混亂。餐前吃水果還有另個好處,因為相同份量的水果比起其他食物熱量較低,所以飯前吃水果能讓胃部有飽足感,這樣相對就會減少其他食物的熱量攝取,對於想要瘦身的人很有幫助。
要注意的是:
有些水果不宜空腹吃,像是番茄、柿子、香蕉、桔子、甘蔗、荔枝等,因為某些特殊成分,可能會造成腸胃的不舒服。
2、一天應該吃多少?
至少吃2份以上。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天天五蔬果的觀念,這是美國之前推行的防癌健康觀念,一天至少要吃3份蔬菜+2份水果。而1份的意思就是約100克,大概是一個拳頭大小的水果,差不多就是一顆柳丁、小蘋果、或是奇異果,所以一天至少要吃2個以上。而在選擇水果的時候,盡量可以選擇不同類別顏色的水果食用(不同顏色代表所含養分的差異),這樣就可以攝取到不同的養分!
3、一天都只吃水果可以嗎?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只吃水果當然是不健康的,因為每天身體的運作還是需要其他養分,如蛋白質、淀粉類、或其他礦物質等。但若是需要減重的人,可以提高吃水果的比例,也就是說一天可以多吃幾份水果,但是相對減少如淀粉類、油脂類食物的攝取。并且選擇體積大卻熱量低的水果,像是西瓜因為含水量多易飽足,熱量卻比起同重量的水果來的要低許多;另外也要減少攝取油脂含量高的酪梨跟榴蓮,及甜度很高的荔枝、龍眼、香蕉等。
要注意的是:
多吃水果并不會變瘦,而是要多吃水果達到飽足感,但是相對高熱量的主餐食物就要減少攝取,這樣才會有減重的效果。
4、打成果汁效果好嗎?
水果還是吃新鮮的好!
市面上的瓶裝果汁,通常加了很多糖分,注意看一下,其實熱量高的嚇死人(每100ml大概50卡,一罐果汁400ml,熱量約等於一個發團)。若是新鮮水果打成汁,果肉富含的纖維也就沒辦法吸收到。另外以柳丁來說,一顆熱量大概是60卡左右,吃2顆也才120卡,但若打成一杯果汁卻需要6~8顆,這樣熱量就約400卡(一碗半的白飯),所以喝果汁其實熱量是非常高的,且許多存在於果肉或果皮的營養素也沒辦法吸收到!
5、水果混著吃好嗎?
不同種類的分開吃比較好!
腸胃在消化不同的食物時,是需要不同的酵素及作業流程,因此吃的越單純可以幫助腸胃作業更順暢且易於吸收。大致上同樣種類的水果可以一起吃,就從外觀和味覺口感去判斷。像是瓜類的西瓜、哈蜜瓜、香瓜等可以一起吃;微酸的水果像是蘋果、梨子、桃子等;偏酸的橘子、柳丁、葡萄柚等;莓果類像是藍莓、草莓、黑莓等是可以一起吃的。
要注意的是:
基本上就是味覺口感跟長相差不多的水果可以同時吃,但又顧慮到要攝取不同的營養素,所以可以在不同的餐前或是兩餐之間吃不同的水果!
經過7年的追蹤調查,參與者中有19300例患缺血性心臟病,19689例患中風(其中包括14688例缺血性中風和3562例血性中風)。18%的參與者每天攝入水果,6.3%的參與者從來不攝入水果。參與者平均每天攝入水果量為1.5份(約為150克)。
研究者發現,與那些從來都不吃水果的人相比,每天吃水果的人可降低25%~40%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約是15%缺血性心臟病,25%缺血性中風和40%血性中風)。在水果攝入頻率和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間有一個劑量反應關系。
吃水果對健康的益處如此明顯,當然應該與之常相伴。不過,水果再好,也要配合科學的食用方法,方可達到健康的目標。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