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作者:趙華 北京市石景山醫院
入伏以后,天氣炎熱,很多人睡覺都用上了各種法寶,有空調的玩命吹,沒空調的變著法的也要堪比空調房的涼爽、電扇吹冰塊、各種夏季小涼扇、全方位服務,更有甚者看新聞說有的人把被子冷凍在冰箱里,晚上睡覺拿出來抖一抖直接蓋涼被,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讓我嘆為觀止。但是這樣睡覺以后,第二天醒過來照鏡子,很多人就會發現明明的帥哥靚女咋一個晚上就變成歪瓜裂棗的丑八怪啦?發現眼睛斜了、嘴巴歪了,說話還漏風,喝水也漏?這到底是怎么了呢?
原本屬于冬季高發疾病的面癱,隨著空調的高頻度使用。也誘發了面癱的出現。主要是夏天天氣炎熱,全身毛孔處于開放,當我們長時間吹空調或對著空調直吹的時候,面部的神經血管很容易受到冷刺激引起痙攣,造成面部神經缺血、水腫,進而導致神經損傷。
另一方面室內外溫差較大,室內外溫差過大容易使人免疫力下降,出現感冒癥狀,從而激活神經感覺纖維內的帶狀皰疹,影響到面部神經的控制功能,出現面癱。
“面癱”,醫學上稱之為“面神經麻痹”,也稱“面神經炎”、“貝爾麻痹”,民間也稱“歪嘴巴”、“歪歪嘴”、“吊線風”、“吊斜風”、“歪嘴風”等,是以面部表情肌功能障礙為表現的常見疾病。
那么我們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出現面癱癥狀了呢?如果不明顯開始的時候會不會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只要出現以下表現時,就要考慮可能得 “面癱”了:嘴巴閉不攏、流口水;看著嘴巴總感覺是歪的,眼睛閉不攏;咬字吐詞不清晰、口角下垂、味覺障礙、主要是五官哪里看都感覺那么不和諧,這時候可能你已經面癱了。
如果得了“面癱”,在日常生活中該注意些什么?得了“面癱”,不用緊張,只要盡快就醫,接受正規治療,絕大多數病人都可以得到恢復。當然,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需要通過一些生活習慣的調整,以達到更快更好的恢復。
通常來說,我們日常生活的調整包括以下部分:一般護理、面部護理、眼部護理、口腔護理、飲食調整、心理護理,上述六部分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我們同時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
面部保暖,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吹風。同時睡覺不要靠窗開空調,
溫水刷牙洗臉,每天患側面部濕熱毛巾外敷,水溫50~60攝氏度,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鐘。吃半流質或以清淡、易消化為主。補充鈣類食物,如:排骨、深綠色蔬菜、蛋黃、海帶、芝麻、胡蘿卜、西瓜、奶制品。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咖啡、大蒜、濃茶、麻辣火鍋等。適當運動、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保持心情平和愉快。
平時在家多做以下聯系,可以更快恢復:
1、抬眉訓練:患者上提眉部肌肉,每個動作抬眉10-20次,有助于抬眉運動功能的恢復;
2、閉眼訓練:患者反復閉合與睜開雙眼,做10-20次,有助于眼瞼閉合功能的恢復;
3、努嘴訓練:患者做努嘴動作10-20次,可以逐漸避免流口水的癥狀;
4、鼓腮訓練:患者閉嘴兩邊臉頰同時鼓起做10-20次,訓練口輪匝肌以及頰肌的運動功能,使刷牙漏水或者流口水的情況緩解甚至消失;
5、吹口哨或者吹氣訓練:盡量要吹出聲音或者吹出氣,做10-20次,當吹出的聲音越響亮或者吹的氣體越多,說明周圍肌肉恢復得越好;
6、齜牙訓練:控制兩邊嘴角,向兩邊用力齜牙10-20次
注意!得了面癱需要到正規醫院就診,因為導致“面癱”病因有很多,而且每個人面癱的程度、發病的時間都不一樣,因此到醫院明確病因,選擇適合不同病情特點的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就顯得尤為重要。配合中藥扎針和貼膏藥恢復會更快一些。
夏天在熱,也要量力而行,空調最好晚上睡覺調到24度左右,不要過低,出門逛商場逛街出入冷風比較涼的場所,記得帶一件外套,不可一冷一熱來回切換,尤其是跑一頭大汗馬上進入到空調房,只有自己重視起來,才能避免自己成為那個面癱的丑八怪。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