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酒精性脂肪肝有4個主要的致病因素。(1)酒精氧化引起還原型輔酶(NADH)Ⅰ產生增加,促進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合成,并抑制脂肪酸的線粒體β氧化。(2)脂肪組織中的游離脂肪酸及腸黏膜的乳糜微粒進入肝臟的量增加。(3)酒精介導的對于單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抑制,通過抑制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活化受體(PPARα)及刺 激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1c(SREBP1c)引起脂質生成增加、分解減少。(4)乙醛對線粒體和微管的損傷分別引起NADH氧化減少及極低密度脂蛋白蓄積。多種因素可能促使ASH發生。(1)乙醛誘導的毒性作用。(2)活性氧(ROS)產生,導致脂質過氧化與DNA加合物形成。(3)促炎細胞因子。(4)受損的泛素-蛋白酶體通路導致肝細胞損傷和聚合角 蛋白的肝臟包涵體。纖維化進展ALD纖維化的細胞和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乙醇的代謝物如乙醛可直接活化肝星狀細胞(HSC)。HSC也可被損傷的肝細胞、活化的Kupffer細胞及浸潤的中性粒細胞激活。HSC以外的其他細胞也能合成膠原,包括門靜脈的成纖維細胞和骨髓來源的細胞。肝細胞的上皮間質轉化在肝纖維化中的作用尚在研究中。評估標準多種方法可用于評價ALD的嚴重程度及近期存活率,主要包括Child-Pugh分級、凝血酶原時間-膽紅素判別函數(Maddrey 判別函數)以及終末期肝病模型(MELD)積 分等,其中Maddrey判別函數有較高價值。治療原則是戒酒和營養支持,減輕ALD的嚴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繼發性營養不良;對癥治療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發癥。 戒酒是治療ALD的最重要和首要的措施,戒酒過程中應注意防治戒斷綜合征。在戒酒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高蛋白、低脂飲食,并補充多種維生素,加強營養支持。
藥物治療 (1)對于輕癥ALD及酒精性脂肪肝,可給予水飛薊素類、 多烯磷脂酰膽堿和還原型谷胱甘肽、雙環醇等保肝、抗炎藥物, 改善肝臟生物化學指標。但不宜同時應用多種抗炎保肝藥物, 以免加重肝臟負擔及因藥物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應。 (2)甘草酸制劑:通過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阻斷肝臟炎癥的級聯瀑布反應,發揮抗肝臟炎癥的作用;其結構與類固醇似,可發揮類固醇激素的作用效果。應用時應注意檢測血壓和血鉀。 (3)美他多辛:可加速酒精從血清中清除,有助于改善酒精 中毒癥狀和行為異常。 (4)糖皮質激素:可改善重癥ASH(有腦病者或Maddrey指 數≥32)患者28d的生存率,但對90d及半年的生存率改善效果不明顯。大部分研究提示僅有有限比例的患者從糖皮質激素中獲益。考慮到敗血癥和消化道出血的風險增加,激素治療的適用性有限,因此應早期識別對糖皮質激素反應差的患者,并建議中斷激素治療。感染是糖皮質激素治療的禁忌。 (5)己酮可可堿:對于有敗血癥的患者,己酮可可堿可被作為一線治療。該藥的有效性目前尚有爭議。(6)N -乙酰半胱氨酸:N -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種抗氧化物質,補充肝細胞中的谷胱甘肽貯存。有研究顯示單獨N -乙 酰半胱氨酸治療無顯著作用,但皮質類固醇和N -乙酰半胱氨 酸聯合在重癥ASH中可能有效,減少肝腎綜合征和感染的發生率。N -乙酰半胱氨酸與激素聯用的作用尚需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驗證。(7)S -腺苷蛋氨酸:可以改善ALD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物化學指標。(8)腸內營養治療:ALD患者營養不良很常見,尤其是蛋白質營養不良。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