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是,癌癥100%治愈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目前癌癥講的治愈率都是以五年生存期為一個標準。
肺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我國惡性腫瘤首位,并且還在呈上升趨勢,早期肺癌無明顯癥狀,如果能及時發現、治療,5年生存率接近100%。
但目前僅有15%肺癌病例在早期能確診。病人出現癥狀就診時多數是中晚期,中晚期肺癌的總體5年生存率低,僅有15~16%,因此發現早期肺癌是治療的關鍵。
癌癥早期的15個征兆,不可忽視!
1吞咽困難
長期的吞咽困難,進食時出現胸骨后疼痛、食管內有異物感、消化不良等狀況,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征兆,應該盡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
2疲勞乏力
周身感覺疲勞乏力是癌癥發展常見的表現,但對于白血病、腸癌和胃癌來說,可能發病初期就會感到疲勞。
疲勞也見于正常人,癌癥的疲勞乏力不同于普通疲勞,普通疲勞經休息一下就會消失,而癌癥的疲勞不論怎么休息,都會覺得很難改善。
3持續咳嗽或沙啞
持續不停的咳嗽可能是肺癌的先兆,特別是對煙民來說。而聲音沙啞可能是頭部或頸部腫瘤的表現,因為這些部位的腫瘤可能壓迫聲帶或損害控制聲帶的神經。頭部或頸部腫瘤如今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值得引起注意。
4反復發熱
發燒一般是常見的感染引起的癥狀,但是不明原因的發燒就可能是危險征兆了。癌癥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致發燒。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發燒癥狀。必要檢查包括:X光胸透、CT掃描、核磁共振檢查等。
5無痛感淋巴結腫大
淋巴瘤最常以淋巴腺(結)腫大為初發癥狀,尤其是在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一處或多處出現淋巴結腫大,質地較硬但無疼痛感的,就應當心淋巴瘤,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6體重降低
如果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那就應該及時就醫。因為腫瘤會影響新陳代謝,降低身體吸收蛋白質和熱量等營養物質的能力,消耗肌肉和脂肪。酗酒的人和有家族病史的人應該格外注意。
7無故疼痛
如果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并持續一周以上時,應盡快查明原因,因為無緣無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癥征兆。長期腹痛是肝癌、胃癌、胰腺癌和大腸癌的癥狀,胸痛是食管癌和肺癌的癥狀,骨頭酸痛則是癌癥轉移的癥狀。
8潰瘍不愈
口腔潰瘍長期不愈可能是口腔癌的征兆。抽煙、喝酒和感染HPV(人乳頭狀瘤病毒)的人患口腔癌幾率較高。如果潰瘍3-6個月都沒有痊愈,就應該去看醫生了。
9排泄習慣改變
前列腺癌可能導致尿頻尿急,結腸癌則可能導致長期便秘、腹瀉,或者大便外觀改變(例如大便變細)。前列腺癌和結腸癌與基因有一定關系,因此,有此類癌癥家族史的人應該格外注意。
10肺部結節
肺部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屬于癌前病變或者肺癌。如果發現出現了肺部結節,不要過度驚慌,也別忽視。及時進一步診斷明確性質,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觀察或治療。
肺部結節很多情況下僅是炎癥性病灶。這種疾病40歲以上人群多發,因此這類人群,或者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盡量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
11痰血
在咳嗽的同時,患者常伴有痰血癥狀,早期出血量不多,表現為帶著帶血絲或少量咯血。晚期時,患者可出現難以控制的致命性大出血,因而發現痰血一定要引起重視。
12呼吸困難
肺癌的發病可損害肺組織,導致肺功能降低,出現低氧血癥,從而引起呼吸困難。該癥狀會隨著病情發展逐漸加重,甚至引起窒息死亡,同樣需要引起警惕。
13、胸痛、胸部不適
當肺癌侵犯到肋間神經、胸肌、肋骨、氣管及主氣管、胸膜及膈肌、縱膈內臟等,患者還會出現胸痛、胸部不適,且呈進行性加重趨勢。
14肩背痛
肺外圍型肺癌常向后發展,侵蝕胸膜,累及肋骨和胸壁組織,從而引起肩背痛。
15轉移癥狀
當肺癌發展到晚期,還會出現遠處轉移,導致患者出現各種轉移癥狀,如肝轉移引起肝腫大、肝區疼痛、黃疸。
骨轉移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甚至癱瘓。
腦轉移引起頭痛、嘔吐、突然昏迷、失語等。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