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醫生
根據病因,脂肪肝可分為酒精濫用所導致的酒精性治肝、肥胖和代謝綜合相關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營養不良、肝豆狀核變性、自身免疫性肝炎、藥物性肝炎所導致的特殊類型的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種無過量飲酒史,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干細胞內脂肪堆積,以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質蓄積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其病理變化隨病程的進展而表現有單純性脂肪肝、高脂血癥、高血壓,并被認為是代謝綜合征在肝臟的一種病理表現。是一種與胰島素抵抗(IR)和遺傳易感性密切相關的代謝應激性肝損傷,疾病譜包括單純性脂肪肝(NAFL)、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關肝硬化和肝細胞癌。
多數NASH病人(48%~100%)沒有癥狀,最常見的體征是肝臟腫大,慢性肝病的特征罕見。實驗室檢查異常包括血清轉氨酶升高2~4倍,多數病人AST/ALT<1,三分之一的患者堿性磷酸酶輕度升高,其它肝功檢查往往正常。組織學上,有中重度大泡性脂肪變性、小葉肝炎伴有壞死或氣球變性和(或)纖維化。NASH的發病機制尚不了解,脂質過氧化和氧化應激可能是其原因。由于缺乏長期、前瞻性組織學隨訪研究,故對NASH自然病史了解很少,現有資料提示,多數NASH為良性疾病,但某些病人可發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細胞癌。
早期研究發現,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人以女性為主,占75%,但近年來報道男性病人占52%-53%。幾乎所有病人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10%以上,約有1/3病人存在Ⅱ型糖尿病。大多數病人無明顯癥狀,有些持續或間歇性感覺到乏力或萎靡不振,少數有右上腹隱痛,這些均為非特異性,對診斷幫助不大,故常通過常規體檢時檢查肝功能才發現本病的存在。當NASH發展成肝硬化和肝衰竭時,可出現相應的癥狀和體征,這時與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和肝衰竭難以區別。肝功能檢查早期可以有輕度ALT和ASL增高,通常高于正常2-4倍,以前者增高為主,故ALT/AST>1,這一點與酒精性肝病相反。血脂常增高,以三酰甘油為主。血糖可以正常或增高,但通常糖耐量試驗異常。有關血清肝炎病毒標志檢測均陰性,并排除其他病毒感染的可能。少數病人血清SMA或AMA陽性,但缺乏自身免疫相應的臨床或病理學證據。B超檢測提示肝體積增大,肝回聲普遍減弱,又稱“明亮肝”,常常成為臨床診斷的重要依據。但是,由于B超檢測受到病變程度和操作者經驗等因素影響,即使結合CT或MRI檢查,與病理診斷比較,漏診率也高達4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養生指導原則:防治原發疾病和相關危險因素、行為治療、飲食調整和運動、藥物輔助治療,以及終末期肝病的防治等。既病防變,早期的綜合干預,可以明顯改善病情、防治疾病進展,對預后有影響。非酒精性脂肪肝因為沒有病原體,所以不會引起傳染,是不易根治的,與不良的飲食因素、運動量減少有直接關系。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不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飲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質的瘦肉、河魚、豆制品等,少吃或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在不影響患者胃腸功能情況下,可喝淡的綠茶、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調節血脂,少吃過于油膩的飲食,加強體育鍛煉,積極控制體重,平時還要注意戒煙戒酒。
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
妙手醫生App
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粵ICP備14102178號
Copyright ? 2010-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